马卡洛娃:为活命当德军玩物,杀害1500名同胞,苏联找了她30年

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名女兵,她的一生充满背叛、罪恶和悔恨,曾经为了活命投靠德军,成为他们的刽子手,杀害1500名同胞。 二战过后,苏联为了缉拿她花费...


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名女兵,她的一生充满背叛、罪恶和悔恨,曾经为了活命投靠德军,成为他们的刽子手,杀害1500名同胞。

二战过后,苏联为了缉拿她花费30年的时间,最终将其绳之以法,马卡洛娃的故事也被誉为苏联战争史上最黑暗的一页。那么,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?

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

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又叫做安东尼娜·帕夫诺娃,为何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呢?下文会讲到,也与苏联为何找她30年都找不到有很大的关系。

马卡洛娃出生于1921年,本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少女,从小就聪明美丽,有着一头金色的卷发和一双蓝色的眼睛。

在学校她表现优秀,擅长数学和外语,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医生,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,可惜的是这一切都随着二战的到来成为泡影。

展开剩余86%

1939年,德国入侵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,在进攻英国不顺后德军将炮口对准苏联,咱们来看看当时的情况。

苏联曾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,并在1940年与德国划分东欧的势力范围,斯大林认为德国不会在没有打败英国的情况下,轻易地发动对苏联的战争。

基于此苏联并没有重视德国的军事威胁,也没有加强对德军的防范,甚至忽视情报机构和盟国的警告。斯大林很快被现实打脸,1941年德国突然发动对苏联的全面进攻。

苏联在德国的突然袭击下完全措手不及,短期内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,导致苏军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。

再加上德国的“闪电战”战术很厉害,坦克、飞机、摩托化步兵等机动部队迅速突破苏军的防线,造成苏军的混乱和崩溃。

苏联虽然是当时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,可是战争初期国内的经济、政治问题很多,以至于无法抵抗德军的高速机动作战,在“闪电战”下苏军不断地被打散、包围、歼灭。

言归正传,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当时正在莫斯科的医学院学习,因战争的需要不得不加入战场,结果维亚济马战役中百万苏联军人几乎全军覆没,活着的也成为俘虏。

德国短期内就占领苏联的大部分地区,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在逃亡的过程中被逮捕,之后被关进华沙的犹太隔离区。后来,很多的战友都在隔离区里饿死,只剩下马卡洛娃自己苟活着。

所幸她的美貌和外语能力得到一名德军军官的青睐,而后被带走成为一个的情妇,多少享受一些较好的优待,但也失去自己的尊严和良心。

一步步黑化

最初,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,一直在寻找逃跑的机会,还私底下偷偷地收集一些德军的情报,希望能够传递给苏联的抵抗组织。

一次在德军的酒会上她认识了一名苏联的间谍,对方给马卡洛娃一个无线电台,让她与苏联的地下组织联系,她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陷阱。

原来,所谓的苏联的间谍其实是德军的卧底,目的就是为了诱捕苏联的抵抗分子。

他故意给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一个有故障的无线电台,信号很快被德军追踪到,军官情人被枪毙,马卡洛娃受到残酷的对待。

德军原本想要直接杀了她,无意间却发现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的特殊能力,不仅会说德语,还会说俄语、波兰语、乌克兰语等多种语言,若是将其外貌进行改变就是一个天生的间谍。

德军决定利用这一个女人,让马卡洛娃成为他们的秘密武器,执行一项特殊任务,任务的目的是为了消灭苏联的游击队和地下组织。

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没有选择,只能接受德军的命令,否则她就会被杀。

在随后的日子里,马卡洛娃先后化名玛丽亚、娜塔莎、索菲亚等,背叛大量的苏联军人,甚至有时候还将屠刀对准无辜的平民。

后来,马卡洛娃的工作更加简单,根据她的回忆:早上用机枪射杀1个牢房的27人,晚上去德军俱乐部喝酒和跳舞,然后和一个德国军官或警察过夜。

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,苏德战争期间马卡洛娃的手上沾满了1500名同胞的鲜血,一个有关苏联女刽子手为德军效劳的事情慢慢传播开来,这个时候即使马卡洛娃想要回头也没了机会。

1943年德军成为强弩之末,苏联开始反攻柏林,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的罪行也引起苏联的注意,苏联的反间谍机构开始对她进行追捕,然而直至攻入柏林也没能找到这个女人。

战争结束苏联开始对纳粹帮凶清算,马卡洛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,然而苏联只知道她叫“马卡洛娃”,其余的信息一无所知,在全国调查将近200多个名叫马卡洛娃的人都毫无线索。

不过,苏联并没有放弃,而是一直把马卡洛娃的资料留着。直至1976年苏联有一个人要出国公干,在填写家人信息时登记“姐姐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”,然而家族中的其他人都是帕夫诺娃。

这件事情很快引起苏联克格勃的注意,他们根据这一条线索进行调查,结果发现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真实的名字应该叫安东尼娜·帕夫诺娃,只不过上学的时候被老师写成了“马卡洛娃”。

两个字的差别虽然不大,但在人口好几亿的苏联想要找到这个人,无异于大海捞针,所幸这一次意外获得重要的信息。克格勃一点点进行调查,最终查出了幕后真相。

我只是想活下去

1978年的一天,白俄罗斯的一个小镇像往常一样宁静,克格勃的车辆停在退伍军人维克多·金斯伯格的家门口,二话没说就将其57岁的妻子(下文称金斯伯格)带走。

审讯室中金斯伯格夫人还说是警方搞错了,但克格勃却坚定地回答“你就是纳粹“刽子手”吧,我们已经找了你30多年,安东尼娜·马卡洛娃......”

眼见事情败露,金斯伯格夫人选择沉默,无疑是认可了此事。原来,苏联寻找叛徒期间,马卡洛娃利用自己的能力,再加上相关的伪装进入了一家医院,并认识正在接受治疗的苏联年轻军官维克多·金斯伯格。

在长时间的治疗中,金斯伯格爱上这位漂亮女护士,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。之后,他们一起回到金斯伯格的故乡白俄罗斯利普小镇生活,多重的掩护让马卡洛娃逃脱克格勃的追查。

金斯伯格知道这件事情后很伤心,但又不能做什么,毕竟妻子的确是国家的叛徒。被逮捕后马卡洛娃显得很淡定,她说自己杀人也不过是为了活着,还希望法官从轻判罚。

因果循环天道轮回,1978年8月11日安东尼娜被处决,这件事情最终才算结束。对于此事,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?

发布于:天津市

相关资讯